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安装与维护需注重细节,确保运行与长期稳定性,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:
安装注意事项
1. 基础与设备检查
安装前需核对设备基础尺寸、水平度及预埋件位置,确保与设计图纸一致。基础强度不足或沉降可能导致运行振动,需提前加固处理。同时检查输送带、托辊等部件无变形或损坏。
2. 输送带铺设与成型
展开输送带时避免硬物划伤,接头需采用硫化工艺确保强度。安装托辊组时,严格按照角度(通常30°~60°)调整相邻托辊间距,逐步卷成管状,防止折叠或扭曲。调试时需逐步加载,观察成管闭合情况,避免偏斜。
3. 驱动与张紧装置安装
驱动滚筒轴线需与输送机中心线垂直,电机与减速器联轴器对中误差≤0.1mm。张紧装置(如液压或重锤式)安装后需预留调整余量,初张力按设计值的80%设定,运行后微调。
4. 密封性与对中调试
空载试运行时,重点检查各段管状闭合处间隙(通常≤5mm),局部漏料可通过调整托辊倾角或增加压带轮解决。动态调整跑偏,采用“先调头尾,再调中间”原则,确保全程皮带居中。
维护要点
1. 日常巡检
每日检查输送带表面磨损(重点关注接头处)、托辊转动灵活性(卡顿需立即更换)及密封橡胶条老化情况。监测轴承温度(不超过80℃)和异响,及时处理。
2. 周期性维护
- 润滑管理:托辊轴承每3个月注锂基脂,减速器油每2000小时更换,电机轴承每年清洗换油。
- 张力调整:每季度检测张力,过紧会导致接头疲劳,过松引发打滑,调整后需同步校准跑偏。
- 清洁保养:停机后清除管内残留物料(尤其黏性物质),防止托辊卡死。雨季加强排水,避免钢结构锈蚀。
3. 典型故障处理
- 跑偏严重:优先检查物料落点是否居中,调整导料槽;局部跑偏可微调纠偏托辊角度,每次调整≤2°。
- 异常振动:检查驱动装置地脚螺栓紧固度,联轴器缓冲垫磨损情况,必要时做动平衡校正。
- 管状:多因超载或异物卡入,需安装金属探测器及紧急拉绳开关,处需截断重新硫化。
4. 安全规范
维护时严格执行锁定挂牌(LOTO)制度,管内作业需通风检测有害气体。更换重型部件(如滚筒)时使用吊具,防止变形。
通过系统化的安装流程与预防性维护,可显著降低故障率,延长设备寿命。建议建立数字化巡检系统,记录振动、温度等参数趋势,实现预测性维护。